2020年11月2日下午,《美文》杂志常务副主编,9499www威尼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穆涛教授受邀做客威尼斯官网“名家讲坛”,为我校师生作题为“中国古人推崇的文章风气”的主题讲座。本次讲座由院长胡宗锋教授主持,我校众多师生参与。
讲坛伊始,穆涛教授探讨了“文风”之含义。他指出,文风与四个概念密切相连,即一个时期的民风、政府公文、报纸和学风。判断作家属于哪种文风,需要考虑其作品的真与伪,即是否真正反映了社会现实。同时,也需考虑作品是否浮躁、是否扎实。
为说明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的文章风气,穆涛教授阐释了三位大家的观点。首先,杜甫提出“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”,好文章要同时具备洞察力和主见,应掷地有声,也就是要做到“三立”中的“立言”。穆涛教授引用了“言立而闻名”“作者皆殊列,声明起浪锤”与“骚人嗟不见,汉道盛于斯”三句话,强调主见清晰的重要性,同时认为衡量写作的标准不是情感真挚,写作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获得虚名。其次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的韩愈提倡“古文运动”,认为魏晋时期流传下来的文章过于苛求形式、辞藻华丽,丢掉了写文章的“实”。他主张“文以载道”和“文道结合”,倡导先秦、两汉的散文,在文学上主张“辞必己出”“惟陈言之务去”。苏轼在《潮州韩文公庙碑》一文中,以“匹夫而为百世师,一言而为天下法”“自东汉以来,道丧文弊,异端并起”和“文起八代之衰,而道济天下之溺”这三句话概括了韩愈的文风特点,认为韩愈的文章引领了文风,扭转了时代。在此,穆涛教授也指出,写文章如同跳高比赛一般,观点应该具备高度、深度。
接下来,穆涛教授又讲述了汉代时期的文风,即所谓的“汉唐气派”。东汉时期,社会上开始形成了“士”群体,即读书人群体。在“学而优”制度的引领下,社会形成了“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”的风气,读书人受到社会尊敬。与此同时,他又将汉代的“征书令”与秦代严苛的“焚书坑儒”作对比,以此突显秦、汉对“四书五经”的不同态度。然而,这种文风却未能持久。以《古诗十九首》为例,此时的文章多描述百姓惬意生活,与忧国忧民已毫无关系。加之东汉末年的“党锢之祸”,原本紧密相连的政治体制和文化生态分道扬镳,读书人受到迫害,先前的文风受到了巨大损伤。至此,“汉唐气派”逐渐不复存在。但纵观历史长河,汉代是一个清醒的时代,它恢复了被秦始皇破坏的文化生态,重新将中国文化典籍串联起来。
在讲述“文风”之余,穆涛教授推荐了几本反映时代气息、值得深入阅读的代表作品。首先是《古文观止》,这本书是了解中国古代文章的最佳选择,它囊括了科举考试文章的各种写法。其次,穆涛教授介绍了司马迁的《史记》和班固的《汉书》,认为这两本史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。自此之后,纪实文学,甚至文学本身,都从这两本书中承袭下来,给后世中国带来很大影响,成为我国文学传统的发源地之一。除此之外,他还推荐阅读陆贾的《新语》、贾谊的《新书》及董仲舒的《春秋繁露》,认为其中的众多文章意向深远,体现了治国理政之精髓。
结束之际,穆涛教授再次强调,写出有思想力和洞察力的文章,写出力透纸背的内容,这才是中国古人推崇的文章风气。中国文学是一条长河,在研究现当代文学时,不仅要努力汲取知识,还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学,做到“心中有杆秤,手中有把尺”。至此,此次讲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。